打贏人生下半場: 兼顧工作、家庭、健康、休閒與回饋的人生新組合秒殺搶購
網友評鑑5顆星最近好多網友都在問哪裡買
中文書-心理勵志-大眾心理學分類優質推薦
想了解更多打贏人生下半場: 兼顧工作、家庭、健康、休閒與回饋的人生新組合的內容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50歲之後要做什麼?現在不先想想,你準備要隨波逐流嗎?
台灣人平均壽命約75歲,我們一生大概也可以分成三個25年。第一個25年忙著讀書考試學習找工作打基礎,第二個25年忙於衝刺事業照顧家庭教育小孩扶老送終。到了第三個25年,是你的最後機會了。你準備怎麼過?為誰而活?
《打贏人生下半場》針對50歲之後的人生規畫,提出新思維,告訴你還有更豐富的新生活方式。過往認定的人生下坡路,可望成為人生中最重要、最有活力的歲月,這是一段可以真正做自己,有所貢獻的日子,也是開展「組合式生活」的良機——綜合工作、家庭、健康、休閒與回饋的平衡組合,因應個人特質與目標調整比例。書中列舉許多成功例證,清楚說明如何在現實需求與個人理想的兩難間,妥善分配時間和精力,成就嶄新的人生組合。
本書作者為知名企業顧問大衛.考貝特,專門為中高階人才與專業人士提供生涯諮詢及發展建議,針對傳統的退休觀念提出優質的人生新選項。考貝特詳盡闡述一套嚴謹且循序漸進的程序,協助你在人生下半場拿回主場權,實踐生命夢想。透過短程與長程的人生規畫,提供務實的建議和練習;書中也詳盡說明如何因應轉換過程中難免出現的情緒騷動。《打贏人生下半場》並不只是為了求生存,而是在職業生涯告一段落之後,能夠生氣蓬勃的度過精彩萬分的每一天--這也是生命的旅程中,我們應該謹記在心的目標。
作者簡介
大衛.考貝特(David Corbett)
新方向公司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公司主要幫助高階主管和專業人士依照其人生目標,發展新的事業與後職業生涯的機會。考貝特是首位以「組合式生活」取代傳統退休概念的先驅,持續在全美各處宣揚理念,相關報導見諸《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財星雜誌》《財務長雜誌》《吉普林個人理財雜誌》和其他商業出版品。考貝特曾就讀西北大學,後來取得紐約大學企管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嬌生集團工作,之後轉入中高階經?人?才暨徵詢服務。12年之後,他於1986年成立了新方向公司。此外,考貝特亦擔任麻省理工學院老年實驗室的顧問、USS Constitution博物館和紐頓神學院(Andover Newton Theological School) 理事。目前與妻子定居波士頓。
理查.希金斯(Richard Higgins)
知名作家與編輯,文章散見《波士頓環球報》《紐約時報》《史密森期刊》《大西洋月刊》《基督教世紀》《哈佛神學公報》和許多出版品。編著包括《信仰的真誠對話》(Taking Faith Seriously)等書。希金斯任職《波士頓環球報》超過20年,之後在《超越金錢》(More Than Money Magazine)雜誌擔任主編。希金斯擁有聖十字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和哈佛神學院學位,現與三個孩子居住於麻州康科德市。
譯者簡介
吳春諭
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文字工作者。
序
多年來我與各組織團體、專業服務部門、教育單位、政府組織的專門委員合作,服務有職涯轉移需求的民眾。通常他們的著眼點在於「再多一個工作」或能讓他們安穩退休的職業,然而關於目標一旦達成之後又如何的議題卻很少提及。人們多半都習慣於不去注意他們的人生歷程。
現在我們得留意了。眼前隨手可得的大量訊息都在昭告世人:人們可以健健康康活得更久,這將開啟一個全新的舞台--在你先前的事業結束之後,還有30或40年的歲月讓你冒險嘗新。年輕世代也採納了數種混合的新工作觀念,以及如何在工作與生命的其他重要事項之間保持平衡;我們可以向他們多學習。
若是人們能夠將工作、學習、休閒、家庭時光(不妨問問我孫子的事)、回饋,以及所有在先前拚事業期間不管在腦中或心中都不屬當務之急的事重新配置取得平衡,這個新的人生階段將會過得更有意義;如何平衡則因每個人的個性與情況而異。我稱之為「組合式生活」(portfolio life),因為它涵蓋了你屬意的熱情與追求。那些做得最好的人都是及早退一步,質疑他們所接收到的任何有關「退休」的概念,設想新的可能性,並且事先規畫。
這是我對你提出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激勵你在腦海中描繪出這樣的人生。而我也會提供實際的協助,幫助那些打算捲起袖子開始做事的讀者。
我自己的職業多少反映出這種新思維的出現。1960年代,我從商學院畢業並由海軍退伍後進入嬌生企業(從事業務與行銷),之後轉入中高階經?人?才暨徵詢服務,為委託客戶招募資深專業人士。1986年我成立了新方向公司(New Directions),宗旨是幫助專業人士轉換到下一個理想的工作。我們仍然幫客戶尋找工作,不僅如此,我們現在更協助他們宏觀規畫人生的目標。對我們「人生組合計畫」(Life Portfolio Program?)感興趣的人數激增,對於它成為邁向幸福之路的指引,我自己也越來越有興趣,部分原因是它讓我能夠支持並鼓勵他人,這是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就喜歡做的事。
撰寫這樣一本有關人生新階段的書籍實在令人振奮,這個領域新到大家還不知道該怎麼適當的稱呼它。就在今年,《遊行》(Parade) 雜誌與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以及大都會基金會(MetLife Foundation)合辦活動,邀請讀者為這個新的人生階段或處於這個年齡層的人命名。有將近4000個命名湧入,包括整合期(retirement)、第三階段(the third half)和精華時期(prime time)等。但也有讀者對熟齡者發出嘲諷的噓聲,說他們是老油條、發放遺產的人,或貓頭鷹(OWLS)--更老、更有智慧、更敏銳的心靈(older, wiser, livelier souls)。參與票選的詞彙數目幾乎等於來信的數量,所以沒有單一贏家。不過從整體的氛圍看來,大家的看法確實都是樂觀的。
要進入這塊未經探索的新興領域,我們必須重新看待退休並調整心態才能得其門而入,而這正是本書的宗旨。這個領域所創造出來的機會並不只是獨惠那些傳統上正處於退休狀態的人。對許多人來說,傳統上所謂的「事業」其持續的時間相較於組合式生活的時間會越來越短。何謂組合式生活?它是行動的戰略計畫,也是人生的定位,跨越了今日目標與明日遺產的一種遠景。由於它可以早在20幾歲正當追求事業的同時便開始組織規畫,而且日後持續的時間長達30至40年,所以它對成年期的塑造衝擊更大。總而言之,事業是有保存期限的,但你的組合式生活是長久的。
計畫寫這本書已經有好一陣子,看到新聞報導中相關的消息日益增加著實令人鼓舞。我的主題之一是,你的事業甚至是組合式生活並沒有盡頭,而是為了實現人類潛能的更大目標盡一份心力,帶著喜悅的心情與目標意識擁抱人生。它最終帶來的滿足感我稱之為幸福,關於這點我將在下一章中提及。我搜尋了一些與此主題相關的研究報告,即所謂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這是目前正熱門的課程,現今美國有一百所以上的大專院校開設這門課程。簡單的說,就是要探討什麼東西能夠令人幸福快樂。今年春季在哈佛大學裡選修這門課的學生人數多達855位,甚至超過向來最熱門的經濟學概論。
我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我自己也不太確定,不過之前一位「人生組合計畫」的客戶,給了一個很接近的答案。他在60幾歲時重拾對飛行的熱愛,他說:「在雲間飛行2小時,然後看見500呎下清晰的跑道就是幸福。幾乎稱得上是聖靈充滿。」
人類壽命大幅延長再加上老化的重新定義,影響著我們對於此生能達到什麼成就的自覺,這樣的衝擊是另一個我想探討的主題。美國人口普查局對熟齡人口的最新研究證實,持續增加的65歲以上美國熟齡人口中,有大部分人可免於罹患多種殘疾。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則指出,生化藥品與抗老化修復製品在不久的未來,便能將人類的正常壽命延展至120歲以上,這以過去的認知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你對於退休還沒有規畫出一個具創造性的替代方案,那麼這些附加的歲月,可能得在牌桌之前悠悠度過。
總之,醫學能減緩你身體的老化速度,但只有你才能決定是否讓自己的心靈保持年輕。78歲的猶太神學家索門.沙克特.蘇羅米(Zalman Schacter Shulomi)說:「如果你的壽命增加了,卻沒有好好利用這段增長的心智,那麼是你等死的時間變長了,而不是活得更久。」
所以我尋求面對後職業生涯的新態度。最近我與妻子琳達到緬因州的歷史博物館參觀,為我們解說的導覽員就是一位已經找到答案的熟齡者。他告訴我們他已經退休了,我於是問他為什麼要來當導覽員,他說:「越不動,越容易老。」另一位反映出新思維的是最近受聘為美式足球水牛城比爾隊總經理的瑪爾夫.列維(Marv Levy),列維今年80歲了,但他在接下這個職務時表示: 「年齡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的年紀大到足以了解自己的極限,而我也夠年輕可以超越它們。」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要鼓勵人們思索,對於下半輩子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到底要怎麼過。我們不能仰賴公司團體或社會機構為我們設想這樣的事情,它們應變的速度太慢。對於熟齡者的需求與現狀,美國社會所能給予的角色、選擇與稱謂都極其有限,這當中的落差就是證明,這點我將在第七章中探討。我們可以也應該期待有更多的就業選擇,例如階段性退休(phased retirement)、彈性工時、休假,以及有更多讓員工學習與成長的機會。長遠來看。這些改變對美國的企業團體是有利的,不過最終還是得靠個人的主動爭取。
組合的概念是這本書的主軸。這就像是個人擁有的總和,包括我們獨特的天賦、價值與熱情,組合象徵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它記錄的是人們如何度過他們的一生、他們如何過活,而不是指他們的財富或地位,也無關他們的年齡大小;它甚至包括了什麼都不做——如果這意味著只是單純地享受與崇敬生活。這更是看待他人的嶄新方式,或許也包括了採訪流行歌手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的記者。記者想知道為什麼汪達要等十年才出一張新專輯,「這就是我的生活啊。」歌手笑著回答。
回饋他人也是組合的重點之一。將我們所獲得的歸還一些給世界,方法有無限多種。這不需要什麼大動作,你可以一點一滴地做,不過要有恆心、有意識地做才能養成習慣。在組合中,我們會將所獲得的許多恩惠歸還一些給世界。
評估是組合的前奏。為了更暸解自己,我們有必要大大地放慢腳步,以感受我們的情感並聆聽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每當我們結束一個生命階段,在邁向新開始的交替之間都要暫緩一下腳步,這段期間我稱之為「灰色地帶」(neutral,在此要向生命轉型專家威廉.布瑞奇﹝William Bridges﹞致意)。我喜歡我一位需要減壓的客戶對此過程的描述,在離開做了30年之久的工作後,他與妻子展開一段漫無目標的汽車旅行,他們回來後,我問他到哪些地方玩。
他說:「我們就開往加州,接著右轉,真是太棒了!」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對評估有一段極佳的扼要描述:「天賦是一種召喚。」(The talent is the call.)他極力主張,不管我們做什麼,都要轉化為自我身分表達的一種方式。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懷抱正確的心態,忘掉那些我們認為應該要做的。我們的天職(calling)是指那些我們容易專注投入的事,也是我們很自然就會碰上的事。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仔細留意。評估的目的是尋找蛛絲馬跡,探索真正的自我,並且了解如何彰顯它們。
《打贏人生下半場》的最後幾章則詳盡闡述一套嚴謹、循序漸進的方法,讓我們得以進入組合式生活。其中一個步驟是培養嶄新的人生觀,向前看,而不是注視後照鏡。擁有目標能讓我們不至於走上歧路,也為我們的家庭、我們的支持團體和我們自己立下願景。我會稍微詳盡地探究長期與短期的組合規畫,提供實際的建議和練習。對於有些人可能會遇到的情緒騷動,我將另闢區塊仔細檢視;最近一位客戶告訴我的事,成就了其中的一篇。這位前營運總監說:「身為主管,我們的工作就是要解決工作上的問題。當我們回到家裡,我們也許會用同樣的方式解決家裡的問題,但這樣的心態是行不通的。」角色和關係必須重新調整。
若讀者能在本書中領悟到《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中那種充滿啟發性的心態,我會非常高興的。每個人都記得故事中那隻海鷗拒絕接受飛行只是為了覓食的一種手段。成年海鷗告訴牠,忘了飛翔的樂趣,重點不在飛翔,而是填飽肚子。牠們說,年輕的海鷗對於飛翔一事,唯一該操心的就是如何從岸邊起飛去找食物,然後再飛回來。喬納森試著服從,但是牠卻壓抑不住翱翔天際的渴望。於是牠鼓起勇氣學習俯衝和潛水,並且從中獲得許多樂趣。我們都可以以牠為榜樣。不要放棄你的夢想!而且絕對不要讓你的夢想「退休」!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7084743
- 叢書系列:THE ONE
- 規格:平裝 / 3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留言列表